景德镇瓷厂烧窑习俗的变革

瓷厂烧窑是难免出倒窑事故的。所谓倒窑,是指正在窑中焙烧的、一根根摞起来的装有坯体的匣钵柱倒了,古时柴窑工人将其称为“来窑”、“牵骡子”。由于窑炉的结构和性能不同,隧道窑出事故的几率比柴窑、园窑大得多,而且处理事故的难度也高得多。

柴窑、圆窑的烧成模式,是通过满窑把装有坯体的匣钵有规律地码放在窑内,然后燃烧松柴或煤使坯体经受由低温到高温,再逐步降温完成由坯成瓷的过程。而隧道窑装有坯体的匣钵是装放在窑车上的,随着窑车规律性地向前移动,窑车上的坯体顺次通过窑内温度变化的升温带、高温带和降温带,从而将坯焙烧成瓷。也就是说,前者的坯是不动的,烧窑时温度在变化;而后者温度区域是相对固定的,坯体却在移动中通过这些不同的温度区域。

其实二者的烧成原理是一样的,即使窑温缓慢升至300℃左右以排除坯体中的残余水分;之后在窑温1000℃—1040℃左右完成坯体有机物的氧化;然后在高火保温(1280℃—1310℃)阶段令坯体充分还原后完成瓷化。

烧窑倒窑主要是因窑内温度过高、匣钵不工整以及匣钵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前两种情况发生倒窑的几率比较小,因为这只要经过装坯、烧炼工人认真操作,基本上可以避免。但匣钵受到外力作用的因素很多,有不少并不受人为因素所左右,这主要发生在隧道窑里面。因为隧道窑是24小时不歇火连续运行,正常情况下它是一年甚至更多时间才停火维修一次。

由于长期的高温,窑体很容易产生顶部下沉、窑壁倾斜以及处理倒窑事故遗留下来的匣屑碎瓷熔结在窑顶窑壁等问题,这些都可能阻碍匣钵柱的运行导致倒窑。再加上隧道窑的窑车是由油压机挤推着在轨道上向前运行的,如果轨道稍有变形,或窑车车轮轴承故障致使窑车运行抖动,或装坯工所装匣钵有破损且匣钵柱不够工整,这些因素都能导致倒窑事故发生。

而柴窑圆窑匣钵是固定的,而且它一般24小时就一个窑次,停火以后就能够对窑里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整,这就是圆窑柴窑一般很少发生事故,而隧道窑倒窑事故的概率却要多得多的缘由所在。

尽管如此,旧时柴窑点火前也会考虑到事故处理这一因素。窑工在窑炉封门时会在门的上半截嵌上两个匣钵圈当“眼珠”,主要是用于把桩师傅看火,监测匣钵是否倾斜。上半夜如发现倒窑情况不太严重,烧窑工会尽量清理炉里眼珠附近的匣屑,万一不行就要开门扒窑;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会叫下半夜加表工、收兜脚提前上班协助抢救。下半夜如果发现倒窑就会赶快开子门用铁钩扒窑,防止倒窑面积扩大。上世纪60年代后的煤烧圆包窑也基本是这样处理事故的。

隧道窑倒窑就比较麻烦了。隧道窑的窑首有油压机房,这里有专人监控窑内十多个热电偶传来的各个区域顶部的温度和压力表反映的窑內气压的数据,给窑炉长提供烧窑和处理事故决策的依据。一旦窑车上的匣柱倾斜倒窑,如果处理不当匣屑碎瓷会卡在窑车和窑壁之间,导致油压机挤不动窑车,严重时就可能停窑,那损失就非常大了。所以只要发现有一根匣钵倒了,就必须把它处理扒掉。

为了方便扒窑,隧道窑两侧各设立了一个高近1米,宽近80公分的事故处理孔,孔的位置在氧化炉之后,还原炉之前,位于倒窑几率较大的地带。烧窑时,一旦看火的带班长发现氧化炉后的匣钵“熊”(即歪斜)了,会立即通知油压机房密切关注油压机的压力变化,小心翼翼地把事故车挤到事故处理孔位置,然后由司炉工把事故处理孔的耐火砖(单砖,平时用耐火泥封住)扒掉,那燃烧得炽红的匣钵就裸露在司炉工面前,工人们用钢钎钢钩把倒下的匣钵扒掉,处理好后又把事故处理孔用耐火泥封上,然后继续烧窑。

有时候倒的窑已过了事故处理孔,那处理就麻烦了,因为窑车不可能倒退,那只能把正在烧的炉子中的煤部分甚至全部放掉,然后用钢钎钢钩通过炉子里的事故处理眼(不到0.8平方米)来扒窑。

同煤隧道窑一样,油隧道窑和气隧道窑也设立了事故处理孔,但不同的是它们在窑内轨道下面还设有处理事故的空间,工人们可在轨道下面用绞车拉开窑车进行事故处理。这种处理必须十分小心,因为工人们是仰头排险的,稍不注意烧红的匣屑瓷屑就会掉到排险人员的身上甚至脸上,造成严重伤情。如今正在使用的梭式窑,坯体是装在棚板上的,而且窑容量一般很小,燃料又是煤气,所以基本不可能出倒窑事故。

笔者烧过煤隧道窑,后来任烧炼车间领导时又经常参加油隧道窑和气隧道窑的事故处理,所以对隧道窑的事故处理很有点感性认识,当年烧炼工人不畏高温争先排险的场景更是终生铭刻在脑中挥之不去。现在退休了把它写出来,算是对昔日峥嵘岁月的一个自我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