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新秀”张英英 续写“瓷艺人生”

“父亲对龙泉青瓷那种执着追求和他的人格魅力,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清明节前夕,生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张氏青瓷第七代传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英英近日

张英英生于龙泉宝溪张氏青瓷世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绍斌之女。张家七代人接续传承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不变的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精益求精,以及对龙泉青瓷艺术的匠心独运和创新发展。

成长于龙泉青瓷世家,张绍斌却从未要求女儿张英英和儿子张笃良长大后一定要继承家族手艺。“但父亲内心一定很希望我们能传承青瓷的祖业。”张英英说,正是父亲潜移默化地引导,青瓷成了她童年时最美的记忆。

“每当放学和寒暑假时,我都会跑到父亲的工作室,看着他将手中的泥巴变幻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青瓷作品时,点燃了我对青瓷的好奇心,我也开始抓起瓷土,尝试制瓷。”张英英回忆道,“父亲很忙,但每当看到我想尝试制瓷,他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让出家里仅有的一台电动拉坯机给我用。”

“当制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时,父亲就会帮我烧制出来。”张英英说,“15岁那年,我的‘处女作’诞生了,是一把由我独立做造型,再由父亲帮助上釉并烧制的提梁壶。”

张绍斌对龙泉青瓷有着极高的造诣,这让张英英从小就对青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从祖辈制作的龙泉青瓷仿古瓷“寿龟”“白菜瓶”等多件精品入藏龙泉青瓷博物馆,到父亲张绍斌深入系统地实践和研究龙泉青瓷胎釉特性和烧制技艺,圆满恢复了青瓷薄胎厚釉烧制、金丝铁线纹饰和支钉架烧等传统工艺,为其作品赢得“当代官窑”美誉。在张英英看来,张家世代制瓷是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的生动写照。

“釉是龙泉青瓷的魂,龙泉青瓷釉面‘似玉非玉而胜玉’。”张英英总是喜欢静静地看着父亲的青瓷作品。她谈道,龙泉青瓷是一种清雅静谧的艺术,其没有繁杂的造型,却独具神韵,能让她久久凝视,平复内心,更好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父亲一直是我精神上的领路人。”张英英直言道,如今,她能把对青瓷的浓厚兴趣当作努力追求一生的事业,让她倍感幸福。

诚然,龙泉青瓷艺术寄托着一代代青瓷人的创造才能。如张绍斌首创紫口乌金边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青瓷器口唇流釉的难题;烧制成功大口径青天斗笠碗,突破了青瓷薄胎厚釉不能烧制大件器型的陈规;其研制的新米黄色哥窑,釉色青中沁黄、黄里透青,釉层丰厚莹润、含蕴隽永,是继梅子青、粉青釉之后,又一釉色高峰。

创新从未止步,张英英继续创新着“满釉烧”的技艺,弥补了“支钉烧”的痕迹。同时,在迷你小件青瓷作品上,勇攀技艺高峰。

自张绍斌逝世4年来,张英英又复刻了多件父亲的代表作。“一方面是对父亲的怀念,想通过复刻作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是磨练技艺。”张英英说,“我父亲一直认为守艺人需要永葆童心,只有童心才能纯真,不怀杂念。”

张英英认为,青瓷创作要从心而发,匠心而做,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和历练,能做出更多传递心声和情感、有温度的作品。

张英英指着她的作品《成长》向记者介绍道,这一组作品由几把壶组成,“起初,我觉得成长是随着年岁增长而慢慢长大,而随着父亲的逝世,我对成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有时候成长也可以是一瞬间的,所以最后一把壶一下子变大了。”

回首过往,从三国两晋到如今,龙泉青瓷千年窑火不曾熄灭,靠的正是一代代青瓷人的坚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也成为全世界惟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

审视当下,浙江正聚力打造宋韵文化。张英英谈及,龙泉青瓷以其简洁的线条,优美的造型,温润如玉的质感成为宋代极简主义的美学表达,其中的茶具、香具、花器等更是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们在赏瓷、玩瓷、用瓷中,了解青瓷艺术,感受宋韵文化。同时,龙泉青瓷近年来频频登上国际舞台,向海外观众展示青瓷魅力。

龙泉,浙西南山区深处的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以瓷为业,到如今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龙泉用艺术点亮精神富有,古韵携新调同时于坯盘上流转。

畅想未来,张英英说,她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水平,向父亲和祖辈靠近,一如张氏家训所说“好好做青瓷,忠于青瓷”。“我要将传统手作和思想情感注入青瓷创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在青瓷传承创作上下极大功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推动龙泉青瓷艺术再登高峰。”